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 弟子规谨而信的感悟怎么写,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读后感500字

弟子规谨而信的感悟怎么写,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读后感500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1 23:18:54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读后感500字

孔子说:“弟子进父母门就要孝顺,出自己门就要敬兄长,谨慎而有信用,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读后感500字

2,弟子规谨而信的感悟作文300字怎么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今天看了张店电视台的“《弟子规》诵读活动”令我对《弟子规》有了新的认识。《弟子规》共分七个部分。首先《总叙》介绍了正文六个部分的题目。《入则孝》这篇告诉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出则悌》这篇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与兄弟和睦相处;《谨而信》这篇向我们端正了日常行为,要有一个好习惯。《泛爱众》这篇让大家知道要爱护所有群众,不分贫富;《而亲仁》这篇告诉我们必须要仁义,否则人品不好;《馀力学文》这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有好的学习计划、态度。 其中《谨而信》中的一句令我受益匪浅。“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意思是说:不要把脚踏在门槛上,也不要一条腿支撑着身体斜靠在墙上;不要伸开双腿坐在地上,更不要摇动胯骨。否则就是没教养的表现。 记得语文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古人的站,坐法是:女士:双腿紧闭,右手搭在左手上,放在左腿的膝盖处。男士:双腿紧闭,双手放在膝盖处。古人的站法是:女士:一字步站好,右手搭在左手上,放在腹部,男士:一字步站好,双手自然贴在裤缝处。坐的时候,大腿不能来回抖动。真是想不到,古人居然有这么多的讲究! 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社会也能健康发展。 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它的可贵。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 我想,编者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人活着就要讲道德,有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不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吗?

弟子规谨而信的感悟作文300字怎么写

3,读完弟子规谨部分的感受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分穿着 ,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 ,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 ,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 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 ,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 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 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来。  可以参考  ———————————————————————————————————  小朱哥  为您解答

读完弟子规谨部分的感受

4,弟子规之悌谨信读后感

《论语》的章数很多、内容很广,怎样能够用一条主线贯穿,使我们能够对于《论语》主要的精神有掌握,而且能够落实呢?我就想到用《弟子规》的七科做为《论语》的主线,一来是将《论语》落实到《弟子规》,做为修身的一个科目;二来《弟子规》也是不离开《论语》,因为《弟子规》的七科就出自于《论语》。《论语.学而第一篇》第六章,孔老夫子讲,“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就是《弟子规》的总叙,这里讲了七科,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以及学文,整个《弟子规》就是《论语》这一章经句的延伸、发挥。我们看孔老夫子讲的,弟子入则孝,这个弟子不是小朋友,是讲圣贤弟子。做为圣贤的弟子有什么条件?就要有七科的标准,要符合这个标准才可以称为圣贤弟子。“弟子规,圣人训”,圣人的教导,教导你做什么?做圣人。圣人教导“首孝弟”,首先要落实的就是孝悌,然后讲“次谨信”。这个孝是对父母,在家里对父母能够尽心尽力的孝养,使父母身心都安乐,这个就是孝。而养父母亲,养心比养身更为重要,如果只是使父母有衣食饱暖,但是他心不安乐,这个不叫做尽孝;反而,可能物质生活上比较贫穷,但是儿女能够尽心尽力为父母分忧,使父母安乐,这个就是尽孝。对父母有孝心,对兄弟姐妹自然就有悌道,这个悌就是善事兄长,对于兄长我们要敬顺。《弟子规》说,“兄弟睦,孝在中”,所以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和睦,这才能够使父母的心欢喜。出外,将这个敬顺之心带出去对待一切人,上有领导人,你在一个单位工作,一个公司、企业做事,有领导、有上属,你对上属、领导要恭敬、敬顺,对待同事、朋友要诚信,对待下属、对待晚辈要爱护,都是这个孝悌之心延伸出去的。所以孔老夫子的教学,无非就是将五伦关系处理好,所谓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这五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而五伦当中,它的核心在父子,“父子有亲”,能够将父子之间的这种亲情、这种爱心延伸出去,发扬光大,对一切人都用这种心,这就叫做仁,这就叫做“泛爱众”。不只对人,对于一切事、一切物都要恭敬,就叫做“谨信”。《礼记.曲礼篇》里面第一句就讲,“毋不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这样恭敬,没一样东西不恭敬。所以,做事行为一定是谨慎,讲的语言一定是诚信,都是这一颗诚敬之心。对大众泛爱众,这个泛是广泛,对任何人都要爱,所谓博爱。这种爱心平等的、没分别的,不会说某人跟我很亲密我就多爱些,某人跟我疏远我就不爱他。那个人对我好我就多爱一些,那个人对我不好我就不爱,甚至敌对,这不叫泛爱众,这个是分别执著,这个不叫仁。仁爱是平等,没分别、没条件的爱,就好像父母爱儿女一样,儿女即使再不好,父母都爱他。可能这个儿女是一个残疾人,断手、跛脚的,父母一样爱他;可能他是聋哑人,甚至是盲的,甚至是精神有毛病的、傻的,父母心目中看他都犹如掌上明珠一样这么爱;哪怕是这个儿女长大了不孝,整天顶撞父母,父母还是爱他,这种爱心就叫做仁。但是一般人对儿女可以这样,对其他人就不能这样,这就不叫做泛爱众。泛爱众是将父子的亲情、爱心扩展出去,对一切人都是这种爱心,这个人就叫做仁人,就叫做圣人。所以成就圣人其实并不是难事,只要你能够将父子有亲这种天性的爱心保持一生不改,而且能够发扬出去,爱一切人如同爱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这个就是孟子所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自己父母长辈能够尊敬爱护,扩展出去对任何的长辈、任何年纪大的长者都是这样尊敬爱护;对自己的儿女能够关爱,对所有的晚辈、后生都能够像对自己儿女一样关爱,这个就是泛爱众。还要“而亲仁”,亲近仁德之人,这个就有选择了。泛爱众是无条件的、平等爱众的德行;亲仁就要选择,不可以平等。因为毕竟在这个社会当中,仁人志士,有智慧、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是少数,我们要选择这些仁人来亲近,这样能够帮助提升自己的德行以及学问。所以《弟子规》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那就要选择真正的善知识、仁人君子做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对自己成就学问道德大有帮助。如果找不到仁人怎么办?找不到仁人,你可以听经典、看经典。像《论语》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我们每天都读《论语》、学《论语》,就是亲近孔子,亲近仁人。孟子当年就是这样成就的,孟子没见过孔子,但是他私淑孔子。所以,孟子跟孔子学,看孔子的书,学得很像,孔子称为至圣,孟子称为亚圣,这是亲仁的好榜样。下面讲“有余力,则学文”。这个文就是经典,它记录的是古圣先贤的教导。儒家讲的六经,六经里面《乐经》失传了,就留下五经,五经都是孔老夫子亲手编订的,出自于圣人之手,我们认真学习。学文是指导我们修行,如果我们不学经文,不知道如何修行,凭自己的观念,往往是愈修愈偏离正道。为什么?自己的意思未必是正确的,所以学经典主要是指导自己的修行。这一章经文就是《弟子规》的总叙,整个七科的内容,前面六科是力行,孝、悌、谨、信、亲仁、爱众都是力行,学文是解门,解行要并重。

5,关于弟子规中谨的读后感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说: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分穿着 ,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 ,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 ,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 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 ,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 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 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来。
一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可能决定着一切,失意的人总是自叹生不逢时,命运颠沛,其实每一个人每一天至少会有六次改变自己的机遇。但在许多时候总是在人们的指缝间留走。 一首童谣是这样的;两国相交战,战况迫眉睫国王的战马仍未盯上马掌马夫与铁匠的疏忽少了一个马掌钉,掉了一片铁马掌跌了人们总一匹好马,摔死了一个国王败了一场战役输了一个国家。 人们总是在生活中随随便便,不能做到事事谨慎小心,因此总是无法迎接生活这个无处不在的考官的考验,只有随时随刻准备好,才能抓住机会,创造精彩的人生。一个人的性格会在平常锁碎的日子里更显现出来,一个养成的品格却会在关键时刻凸现出,那是一个人生命最鲜亮的底色。 二 谨为何意?意为慎重,小心。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穿着习惯,都要谨慎,像“冠必正,钮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就告诉我们平时的穿衣习惯要整洁,大方,谨慎,不要穿一些花花衣服,这样就会显得你很不得体,另外,生活中的言,是非常重要的,在你的说话中人们就可以看出你的道德品质,如句句吉言,人们就可以断定你的道德品质高,如果出口成脏,那么人们就会厌恶你,导致以后人生道路上的失败。 谨言慎行,言,必定谨慎,它固然重要。但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众人面前的表现,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如从开关门中就可以知道你以后的人生道路,关门轻则小心谨慎,重则鲁莽大胆,“举止” “同” “行”,也是一个道理,三者缺一不可,唯有三者合一,才能真正地表现好自己,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事不谨,即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百年之患。人就应当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格外小心,这样就不会有苏嘉的自杀身亡;也不会有马谡的街亭失守,更不会有隋朝的衰败灭亡……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只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小心地去办事,才能真正地做一个谨慎而明智的人。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说: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分穿着 ,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 ,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 ,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 展开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臀,这样才能表现优雅怡人的姿态。  进门的时候慢慢的揭开帘子,尽量不发出声响,走路转弯时与棱角要远一点 ,保持较宽的距离,才不会碰到棱角伤了身体;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一样。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 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这些平常语言行为的要则,让我们即知即行,掌握自己 ,使处事更有效率,待人更为和谐,创造一个身心调和的环境。如果我们一时做不到也不必气馁,只要能清楚的辨别方向,认同圣贤的教化,肯用功夫慢慢的琢磨,就像 璞石也能慢慢地呈现出美玉来。
「谨」这个德目所涉及的内容,表面上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小事,包括:洗脸刷牙、穿衣吃饭、走姿站相、弯腰行礼、端正持物、从容做事、入门招呼、借物明求、有借必还等等,似乎无关做人大道理,但是「弟子规」之所以为「弟子规」正是从这些具体事项中入手,切实做到。孩子们从小在日常行为、生活细节中,培养做事认真、谨慎的良好习惯,对于他们日后人格成长与办事能力,起着巨大影响。反之,一个人小事都办不好,生活杂乱无章,哪能办好大事?所以,「谨」章虽无大道理,但却不容轻视。
文章TAG:弟子规谨而信的感悟怎么写弟子弟子规感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