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结 > 工作总结 > 导学案怎么使用,如何有效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导学案怎么使用,如何有效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3 15:24:39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有效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导学案的设计质量以及使用的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这些环节.

如何有效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2,如何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究

“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同。今年暑期,镇联校已经组织教师编写了成套的导学案,开学后我们就可以共享这一丰硕成果了。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让导学案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一、预习准备。导学案至少提前二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内容预习好。通过导学案学生知道自己应该记住的知识点是什么;怎样去记,在导学案上都有明确的语言提示;教师点拔的知识点是什么;合作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下节课上你需要上台展示的是什么,重点准备哪些材料;学生应该通过本节内容着重提高哪方面的能力,等等,在题纲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一目了然。另外,教师在下节上课前,收起来集体批阅,以备在课中有的放矢。课下自学的质量,是保证双向五环有效实施的关键。课下全体学生要依据导学案独立自主全面完成导学案。自学学习主要是在自习课上结合教材、教辅资料独立自主去完成导学案(必要时也可同学间合作,这仅为辅助手段),但更多是强调自主学习,学生原则上不能自习课上讨论。但学案一定要自己去学去做,千万不能抄袭,弄虚作假。不懂的内容学生要记在学案上,没有高度的自主就难以保证充分的互动。导学案设计完成后发给学生,并不等于学生就会预习,教师要进行导学案完成方法的指导,明确完成的要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这一时间最好安排在学校的早自习时间完成,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强,回家后不能保证自学的质量,在学校更有学习的氛围,同时,在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自学过程中针对潜能生进行适当辅导,使其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如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导学案完成时,我就设计了多次读文的环节,让学生的熟读的基础上,找出本课的形声字,渗透形声字的识字理念,写出自己认为不容易读准的字和不好认的字,并自己尝试写出记忆的方法,引领学会生字的自学方法,如果不能全部解决,可以带着某个字如何记准的问题进入课堂的学习中。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根据导学案和老师的自学建议和指导,完成“温故知新”中的检测题目,初步了解写作背景、文体常识、资料链接等基础问题,在书上找出经典语句并品味点评。(特别提示:预习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预习不充分,后面的实施环节不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刚开始使用导学案的老师们要特别注意,在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之前,预习活动必须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完成,可以安排专门的预习课,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在要求大多数按学案完成自学任务的同时,要加强对学习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较弱的学生的帮扶和指导。一般20分钟左右即可;待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导学案应该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提前预知,对学习有个强烈的期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老师,一定要做好导学案预习阶段的过程指导,要设计好预习的环节,布置好预习的要点、方法、要求,积极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预习,自己探究、解决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导学案”上,以备上课时讨论解决。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达到“自律”,真正学会学习。让学生通过预习能够首先确定学习目标,然后按目标要求展开探究自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知识和完成基本训练。预习完,学生要登记好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做好的导学案课前一定要收,教师可以全部批改,也可以部分批改,绝不能不批。学案检查要及时到位,对于问题较多的题号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严格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杜绝不预习和对预习敷衍了事的现象。对新知识没有预习或没有预习好,坚决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取部分导学案,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准备。二、自主学习

如何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究

3,初中语文如何利用导学案有效导学

导学案是辅助和引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在新课标理念下,在课堂改革中,导学案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呈现出来了。巧用语文导学案,引导学生借助导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教案

初中语文如何利用导学案有效导学

4,如何科学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对于学生的意义,犹如姗姗学步的孩子手中的学步车。借助导学案,学生可以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当学生能够带着问题、矛盾、困惑、方法、理解走向自我、走向同伴、走向教师的时候,就意味着“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能通过导学案得以充分彰显。怎样科学有效地使用导学案?是我们处于课改初步阶段所存在的困惑。下面我就根据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教师要努力“放手”今年,我们北留完小创建了“三径五环”生命课堂的教学模式,其中,以学案导学的“五环”步骤为:铺垫导入——自主预学——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反馈(拓展应用)。在这个流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导学案,在上课前抽批部分导学案,了解学生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第二,用导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在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方面,教师要做到:一是应该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但并非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串讲。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告诉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预习时有的放矢。二是告知学生导学案的编制思路,导学案是如何根据教材去设计的,让学生通过预习导学案能更好地在课前了解熟知教材知识。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展示预习成果。在预习课上,教师应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准备,但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二、教会学生有效地完成导学案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建议导学案当堂发给学生,这样老师才会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而且可以杜绝学生只抄参考书的做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张导学案,如果老师设计得比较符合学生实际,那么优等生可以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同样的时间,中等生可以完成大部分,差等生可以完成基础题。至于下课时学案未完成的题目,应在自习课上再整理。 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根据导学案的使用说明、学习目标、重难点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导学案过程有层次地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预习时,用红色笔标出疑难点,并将问题写在导学案相应的知识版块处,以便于老师的学情调查和在课堂上合作学习。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三、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知识的生成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知识是学习的对象,知识的生成则是一种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举一反三学会知识的生成更为重要。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课堂要想不断有动态生成的精彩,就需要有高质量的预设。另外,动态生成的课堂,必须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课堂,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师生、生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的空间里展开心灵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在教师的点拨、追问下,在同伴的点评质疑中,才会有新的创造、新的生成。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针对同一个话题学生之间产生对抗质疑,虽然许多问题可以在对抗质疑中解决,但还是有某些难题可能得不到最佳解决方案,应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集体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表意见,寻求最佳答案。四、导学案要“双批双改”导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导学案的完善情况,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并在导学案上写出来。 导学案中有反馈部分,需要任课教师最后收集起来,去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时间较紧与学生能力程度不同,很多学生只完成简单题,对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有空白现象。这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导学案,来不及思考的问题在课下要与对子探讨交流。依靠组的作用完善、消化、整理导学案。二次批改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对导学案补充完善情况加以了解和评价,尤其要针对学生在预习阶段出错的题目进行批阅,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做题方法技巧的指导,对于解题方法和规律要及时补充。

5,语文课如何正确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应有积累功能(字词句)、文本理解的功能(提高阅读能力)、发现的功能(语言文字的使用模式)和运用功能(给予言语经验的使用范式和相应的练习)。
使用导学案,但是设计上不要肢解文章——侧重阅读写作的练习,多多动笔——学生只有动起来才能谈别的建议多去教师新课标培训看看,那里有些文章不错

6,浅谈如何使用好导学案

一、使用好导学案,正确认识是基础。 要使用好导学案,一定要对导学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对于导学案的理解是这样的:导学案按字面理解体现在三个字上:导、学、案。导就是指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候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指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学习。学就是指导学案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因为我们在制定导学案的时候,会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化解,大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更有利于让学生一步步来解决。案就是一种方案,就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案。总的来说,导学案就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 我想老师们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最为头痛的就是编写、印制导学案,每人发一份。这也是好多老师不乐于使用导学案很大的一个原因。其实,这是我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在一次课改经验交流会上,教育局的领导就说过,当前条件下,使用导学案只一种手段,是为了让老师们快速地改变目前的课堂,把课堂的主人真正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益,并不是为了使用导学案而使用导学案。我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节课都给学生发导学案,而是有选择地发放。不发导学案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设备,把导学提示出示在大屏幕上,内容简单的课时,导学提示就由我向学生说出来。无论采用那种形式,我都会坚持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的原则,给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讨论、发言的机会,老师只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所以,我认为导学案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要内化到心中,落实到行动中的。 二、使用好导学案,肯定其好处是前提。 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导学案所带来的好处,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实验中来。我认为导学案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1、导学案可以更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导学案教学一改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用导学案后,每节课都是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提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要做的就是及时引导、启发与点拨。可以真正实现从教师的讲到学生的自学的改变,将会更对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等。 2、导学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导学案的实施恰恰使合作学习进入课堂。自从我校实施导学案以来,就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自学能力、平时成绩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座次就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导学案要求,要尽可能使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小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使学生由传统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使学生由单兵作战变为合作互助。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们要知道合作精神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3、导学案可以更好地解放教师。 导学案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指导者、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得到真正地激发后,课堂上老师就会很轻松。 三、使用好导学案,做足功课是保证。 导学案教学是好,但要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做大量的功课。 1、做好各种知识储备。课堂教学的改革一定要有正确理论的支撑与引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有关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文章、资料,观看一些采用导学案模式教学的课堂实录,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深刻地理解导学案的宗旨,了解导学案的编写、使用的方法等等。同时也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学生的思维放开后,他们会给我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处理的。 2、练好基本功。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刚开始老师并不轻松,反而给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敏锐的观察力,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自学、讨论、发言时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地给予纠正;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自学、合作学习,学生的纪律是保障,面对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如何组织的活而不乱,将是一个难题;语言的精炼,导学案教学要求老师讲的少,但一定要讲得精,我们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反复的解释、强调了;还有评价的科学、必时、到位等等,都需要我们做足功课。 四、使用好导学案,课改环境是保障。 对于每一个教师个体而言,进行导学案的探讨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课改环境,来自同事之间、教研组、学校、社会的大力支持。比如:导学案的制定就需要同学科老师共同研讨制定;导学案的印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课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共同解决;如果实验短时间内不成功,抽测成绩差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直接影响老师们的课改实验热情。 的确,在导学案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同事的一句话、一个暗示就会让我们找到方向;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会激起我们前行的力量;正确的引领与点拨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好在我校是课改实验学校,学校领导对导学案的使用非常重视,教育局教研室也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使我们可以大胆地进行课改实验,效果很好。 五、使用好导学案,正视问题是关键。 导学案的好处的确非常多,但我们也一定的正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1、编写的导学案质量不高,有时甚至会变成课本的复写或练习册,不但没有启发学生学习,返而成了一种负担。 2、老师对于学生不放心,虽然有导学案,但并没有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提示进行自学、合作学习,依然是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引领着学生学习,导学案只是一种形式,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导学案的使用效果,需要我们努力解决。 总之,可以肯定的是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解放东路小学 翟宏伟)

7,初中语文导学案该如何操作

导学案是一种很好的师生互学的方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注意1、精心设计学案,2、知道学生应用学案进行有效复习,3、教师应用学案授课中要根据学情适当调整,不能让学案束缚手脚,4、让学生独立完成学案检测题,教师全批全改,从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总之,学案,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应用好会事半功倍。
有教案

8,如何利用导学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你好,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记忆力,归纳分析总结能力、思维反应能力、注意力等。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给自己规划时间,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下来,有了目标学习才有方向、才能静下心来专心去做、有条不紊的去完成和提高。我通过练习“快速阅读”来激发右脑潜能,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我们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集中的飞跃。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你的阅读速度提高5-10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目前我们学校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班,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
如何利用导学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导学案应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根据导学案中提示的学习方法主动预习教材和查阅工具书,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记录要点和重点,确定疑点和难点,带着问题上课。(2)学案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必须在上课时全班集中解决。教师要抓住问题要害,适当补充点拨,结合新课内容使学生深刻理解只是学会应用。(3)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当堂讲评,检查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对于,仍然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必须跟踪知道,并且再练习巩固。 (4)对于补充的课外练习要及时批改和讲评,并认真做好作业情况纪录,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分析梳理,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启发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高知识运用水平和学习能力。(5)使用“导学案”旨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过程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问题解决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探索过程、发现过程,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得到了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9,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近几年来,导学案作为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倍受关注,也在许多地区推广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诸如“杜郎口模式”、“太谷模式”等先进典型。导学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少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确发挥了有目共睹的作用。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导学案谈谈个人体会。1、自主整理,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圆的基础知识,课前通过看书、小组合作,拿出一份作品;在课上进行交流、欣赏、分析、评价,找出各组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将复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课内复习与课外复习相结合,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思维成果的舞台。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画图表示的,有提纲式的,有罗列的,有表格式的,也有整理成树形结构的……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以及科学分析、评价的能力。2、重点强化,加深认识。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半圆的周长和面积、环形小路的面积、已知周长求面积等关键处导学、讨论。在学生全面复习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忽略和错误较多的典型问题进行重点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更加深入,真正达到“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目的。3、联系生活,学会创造。结合生活中趣味性较强的实例,如计算捆扎4瓶啤酒所需要的绳长、求阴阳太极图黑色部分的面积等,促进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寻求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难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享受到运用平移、割补等方法使难题大大简化产生的“顿悟”体验。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拿到导学案就做上面的题目,而不是利用导学案中的问题去预习教材、回归教材、探索教材内容;也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只围绕导学案来组织学习,对教材不加重视。有的甚至一节课、一学期下来,课本被搁置、几乎是新的。还有的导学案与教材练习基本雷同,只是数据和情境稍加改动,连编排顺序都一致。这些“以案代本”的做法无疑都是错误的。导学案毕竟不能包揽学生课堂学习的一切内容,更不能替代教材的基础功能。导学问题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对教材或其他教学文本内容的选择,应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再设计”和“二次加工”的过程。有的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是很好的导学之材,却被教师弃之不用或随意创编,实为可惜。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中“三角形的高”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画三角形的高?2、三角形有几条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结果学生围绕“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展开了辩论,有的说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也只有一条高,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没有高……教室里乱成一团,几位优秀生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多的同学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三角形的分类”是三角形特性之后的内容,还没有学,对于这几类三角形的定义大部分学生都不清楚。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提出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造成了知识体系和课堂秩序的混乱。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导学功能,改进了导学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高,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从课本P81的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哪几个词是关键?试着分析一下:(1)高是一条( );(2)高和底是( )出现的,一条边可以作底,另两条边( )作底。2、画高的方法是怎样的?书上没有图示哦,三角板怎样放,你能画出来吗?这样的导学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度而适度的挖掘,能引导学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高”的含义以及底和高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画高方法时,又弥补了教材没有直观图的不足,让学生画出三角板的位置,既可以训练学生规范的作图习惯,又突破了操作的难点,巧妙地顺水推舟,可谓一举两得。总之,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处理好导与学、练与思、案与材的关系,努力走出偏执、极端的误区,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打造出和谐、高效的课堂!
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导学案,我认为首先自己要精心钻研教材,联系班级实际有的放矢的取舍导学案。这样课堂教学才会高效

10,如何科学使用导学案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我组开展了《主题教研》式活动。本周有五位教师进行了组内公开课教学研讨,有三位老师使用了导学案。第一位教师在上课前把导学案发到了学生手中。上课开始,教师让学生自己根据导学案的课题、三维目标、重难点、和基础训练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结束教学之后,让学生根据学案试题检验自己掌握知识情况。第二位教师在教学进行当中把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试题训练,检验自己的对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做完题之后,教师直接给学生答案。第三位教师是在课后把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把学案中的试题作为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来完成。同一个导学案,三位老师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方式使用了它,效果也截然不同。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导学案,本人在教学中有如下感悟:导学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学会”到“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一)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二)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三)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四)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①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哪些内容必须反复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真缔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②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学生把知识转化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我们实施“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2.学生小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导学案,针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要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讲课时解决。教师的巡视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教师的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3.“导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在展示与交流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评、概括升华。4.纠错、释疑、小结。导学案中本栏目是空白,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填写的对上述讨论、练习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错误进行纠错,对一些疑问进行解释,以备以后查阅。当然,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预习时,教师不要局限于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上,要巡视全班同学的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展示环节提供内容。2.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3.要求学生要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我的收获”的填写;课后注意“导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4.“导学案”不是练习题。
什么?
文章TAG:导学案怎么使用导学学案怎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