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作文 > 银行怎么对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有哪些

银行怎么对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3 21:58:29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有哪些

我国人民银行提出的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存大额长期,后存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逐步建立又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资源中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有哪些

2,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

贷款利率市场化将会扩大银行贷款的浮动区间,实现信贷市场化,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贷款 政策,对大型企业降低贷款利率,对高风险行业提高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将会扩大银行间对存款的竞争,增加负债成本,但对老百姓有好处,也能够推动 银行竞争力的增强。

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

3,如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市场由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决于价格的市场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首先通过资金配置来完成,这就要求资金价格的形成要服从市场规律。市场经济化下的商业银行自负盈亏,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追求目标,因此利率市场化,可以使利率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对金融市场的资金进行有效配置。同时,根据我国加入WTO时对金融领域开放的承诺,利率市场化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需要。随着国外商业银行的进驻,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之间的竞争需要,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
1.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2. 金融制度创新是利率市场化的有力保障3.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4. 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要求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如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4,如何解决我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障碍以及改革

(一)基准利率的制定难以体现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原则,社会平均利润率尚未形成。(二)市场利率的高低对企业使用资金缺乏有效约束力。(三)国有商业银行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发挥作用。(四)对利率市场化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建议:(一)坚持间接调控的利率制度在间接调控的利率制度下,完整的利率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利率、金融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利率三个层次。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实质上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二是通过货币市场贯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我国利率市场化亦旨在实现“市场形成利率,央行调控利率”这一目标模式。这种间接调控的利率制度正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二)进程安排  在进程安排上从我国利率改革的发展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可分四步:固定利率——管理浮动利率——放开部分利率——利率全部自由化。我国已经实现了由固定利率向管理浮动利率的转变,即已基本放弃了固定利率体制,实现了利率的浮动,并且放开了部分利率,现在问题是要完善由管理浮动利率到放开部分利率的转变,逐步扩大利率自由化的种类和范围,才能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三)全面推进方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方式,实质上是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的选择问题。在现有的关于利率市场化演进的逻辑,它虽存在着理论上的合理性,但难以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我们提出利率市场化的立体突破或结构突破的思路。也就是说要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选择、金融市场利率放开的顺序安排和商业银行利率管制的取消三个方面同时寻找突破口。原因在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市场分割状况存在,难以像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那样,通过找到一个突破口就能引起其他利率的联动,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而必须同时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中选择利率市场化的操作目标,实现立体推进战略。(四)次序选择

5,中小银行 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

面对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从拓展多元化经营、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建立有效的产品定价机制、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等方面着手弥补短板,在优化自身业务过程中赢得生存空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等,金融产品将不断丰富,新的风险也将不断出现。考虑国际银行业经验,从利率市场化之后对不同金融机构的影响看,中小银行相对于大银行,受困于网点数量少、品牌知名度低、议价能力弱等原因,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方面受到的冲击必将远大于大型银行。如何应对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商业银行应该做好准备。   分析起来,中小商业银行可能面对的挑战包括,一是经营风险陡增。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小银行可能通过提高贷款收益率来缓冲存款成本上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提高风险容忍度为代价的。二是产品定价的难度加大。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利率的灵活性,中小银行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等进行自主定价,但金融产品定价不仅涉及经营目标、市场策略,还与信贷风险、供求情况和成本费用紧密相连,这对中小银行来说都是巨大挑战。此外,中小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会明显上升。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会提高,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管理利率风险的难度逐步增加。   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中小商业银行在正视困难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弥补短板,在优化自身业务过程中赢得生存空间。   一是拓展多元化经营。在资本约束和利率市场化双重条件下,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力拓展低资本消耗的、非传统的银行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中小银行急需实现基本赢利模式从存贷利差占绝对优势转向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并重的轨道上来,通过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资本消耗型业务向资本节约型业务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中间业务、零售业务、新兴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占比,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从而减弱利率风险的困扰。   二是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商业模式、营运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趋同性,而相较大型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能力和资产规模上都不具有竞争力。但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审批速度更快,地缘和区域优势明显,相对而言对地方市场比较熟悉,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应充分借助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地方项目。   三是建立有效的产品定价机制。产品定价包括资产定价、负债定价和内部报价,建立产品定价机制应以效益为依据。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一方面价格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根据经营状况和成本情况,考虑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实行差别定价原则,这样既能提升竞争力,又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对传统业务产品调整定价时,要全面考察一个客户是否能为银行带来综合收益,这涉及银行的派生业务、客户的信用风险大小、贷款期限的长短以及银行筹集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等多重因素。   四是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带来了诸多的风险因素,最明显而深远的影响就是利率风险。中小银行应重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体制的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首先是构建风险内控机制。在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积极推进自身的利率风险内控制度的建设。其次是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创新,引进缺口管理,规避利率波动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大为增强,要求商业银行对负债成本、资产盈利、重新定价的机会和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测进行经常性的综合分析。最后应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转移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小银行可借鉴和加大金融创新的研究,运用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的分解和组合,从而从利率的变动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6,农村信用社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深化金融关键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2012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同时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意味着,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各银行金融机构将逐步全面进入“利率竞争” 时代。面对这种政策环境和经营形势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如何调整战略,积极应对,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话题。  一、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带来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变革融资活动的风险定价机制,使利率水平及其风险、期限结构由资金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竞争决定。它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也是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将对农信社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1、经营成本增加。利率市场化的趋势是银行存贷利差的逐步缩小,这意味着农信社的经营成本将增加。每年将增加利息支出,如果考虑贷款利息下调减少利息收入,财务成本增加的压力将更大。  2、优质客户争夺更加激烈。利率市场化后,各银行机构对优质客户的抢夺将更加激烈。存款方面,目前,各大银行都对利率实行了上浮,下一步,银行之间的竞争必然围绕优质存款客户开展,对优质客户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具差异化的利率政策必将成为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同时,商业银行不断向县域和农村地区设点,抢占市场。贷款方面,在存贷款利差收窄后,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大型商业银行将有更大的意愿向能接受更高利率的中小企业放款,抢占中小企业市场份额。农信社主要的优质客户集中在县域和农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是主要客户,优质客户竞争压力将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而逐步加大。  3、对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决定农信社盈利能力的,一方面是客户基础和结构,更重要的还有农信社的风险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的频率将加大,幅度将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利率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无论是资产负债结构的安排,还是市场营销策略的设计,都会使农信社不得不考虑利率风险的承受能力,利率风险的管理难度逐步增加。  二、当前农信社对利率市场化的应对之策  农信社对利率市场化不能逃避,必须调整经营策略,趋利化弊,积极应对。  1、转变经营思想和机制。利率市场化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业务进一步市场化,市场环境变化将更迅速和激烈,要求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机构能随时应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和正确的决策。目前许多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机构还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主要表现在决策管理部门与市场经营的脱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经营与管理紧密结合的扁平型经营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实现业务处理的专业化、流程化、集中化管理,真正实现管理与经营紧密结合,使农信社的决策管理部门能与市场融合,对市场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提升核心竞争力。面对利率市场化后金融竞争加剧的趋势,农信社要想抢占市场,获得发展,必须要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加快推进经营模式转型。将经营模式从获取利差业务模式向开展综合服务业务转化,发展中间业务、电子银行产品等非利差收入业务;将利润结构从利差收入为主过渡到多元化收入为主,分散和转移因利率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二是要加快推进产品创新。要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开发适合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金融产品。存款业务方面,重点研发具有农信社特色的理财产品;贷款方面,以行业协会、专业市场为突破口,针对不同的行业客户开发有特色的贷款品种。三是要打造品牌。利用品牌提升竞争力,要严格按照企业文化视觉识别系统要求,统一宣传口径,统一网点标志。  3、培育核心客户群。应对利率市场化竞争,农信社要明确战略和市场定位,在“农”字上下功夫,培育核心客户群。对存款客户,要把握城镇化的历史机遇,在“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大土地款资金营销,夯实客户基础。对贷款客户,要注重将信贷资源向本地区优势行业以及其他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的行业倾斜,向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倾斜,向城区、城郊结合部、诚信度高的区域倾斜,针对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不断调整信贷投向,改善客户结构,在“朝阳行业”逐步建立农信社核心客户群。  4、建立完善、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一是风险管理理念必须向长期稳健型转变。要提足拨备、控制杠杆,关键是将风险作为绩效考核指挥棒的内在要素,推进RAROC和EVA考核,从会计利润最大化观念向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变,从短期行为向长效发展转变,根本上确保稳健经营。二是优化风险管理架构。传统的行政式管理架构要向垂直、矩阵式管理转变,提高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缩短风险管理传导和决策链条,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三是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要积极推进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广泛推广VaR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强化主动负债管理,强化缺口管理机制;要加强利率风险研究和管理,尽快弥补当前风险管理短板。  (作者:饶贵添)
农村信用社和银行存款利率一样,以1万元存一年定期为例,到期的得税后利息:10000×4.14%×0.95(税后)=393.3(元)最新存款利率:http://www.icbc.com.cn/other/rmbdeposit.jsp给你工行的“理财计算器”,你自己算一下,很方便的,你不妨试试。http://www.icbc.com.cn/calculator/calculator_per.jsp

7,商业银行如何规避利率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要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步于1993年,基本思路形成于1995年,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货币市场的利率基本放开,国债发行利率市场招标、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等也基本由市场决定,利率市场化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步骤——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放开也进入了试点阶段。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必然面临着更大的利率风险,必须着力加强利率风险管理。  从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状况来看,结合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经验,我国的商业银行要从三个方面着力,循序渐进地构建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  一套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是实现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西方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决策机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sset/Liability Committee,ALCO)来管理利率风险,并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利率风险的日常监控,通常为资产负债管理部。在银行具体运行中,其他业务部门按照资产负债管理部的要求定期将本部门金融产品内含的利率风险转移至该部门,由该部门对全行利率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此外,部分银行还专门设立利率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利率风险管理小组,预测市场利率变动走向,分析利率变动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以及选择最佳的规避风险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同步市场改革进程,管理的力度滞后于风险的强度,即便部分公司化改革领先、管理组织建设较好的银行,其内部职能分工也未完全明晰。例如,有的银行在董事会下设立了资产负债管理及预算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但管理重点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只是其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一个方面,并未在银行日常经营和风险管理中充分考虑。还有一些银行直接以信贷管理部、资产风险管理部等部门替代资产负债管理部,以信贷风险管理作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此外,一些银行的计划财务部也在行使着资产负债管理的职能,对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加以规划管理。但其管理目标是保证银行各项资产负债指标符合比例管理的标准,资金在全国各分支行的调配上满足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要,很少考虑利率风险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相应的部门可以发挥国外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和利率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关于利率预测的工作更是一片空白。建立利率风险管理必需的组织结构,发挥相关组织结构的实际作用,是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前提。  (二)实行细致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贯穿于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全过程,细致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核心部分。首先,利率风险起源于资产负债的不匹配,因而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有赖于对资产负债业务的充分了解。其次,利率风险测度的缺口分析、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和动态模拟分析等方法建立在银行精准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基础上。再次,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和金融衍生交易被视为利率风险控制的两种途径。因而,西方商业银行都以发展有本行特色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为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尚处于资产负债管理的起步阶段。各项比例指标是从保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角度制定的,不能有效反映实际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循序渐进地发展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目前应以缺口管理为突破,发展有效的利率风险识别技术。因为缺口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比较,有简便易行的优点。而在缺口分析基础上进行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也直观有效。同时,缺口管理还可以为银行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资产负债模型积累经验,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实施更复杂的管理方法。事实上,我国已有商业银行开始探索构建银行内部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模型。资产负债的缺口管理可划分为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分析、生成缺口分析报告和针对缺口的资产负债调整几个步骤。在明确银行各项资产负债的敏感性后,统计出银行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及两者差额,即敏感性缺口的大小。再比较理想缺口状态,从而确定缺口调整的方向。然后,商业银行就可以调整资产负债表内不同利率敏感度的资产负债比例,改变资产负债表的缺口大小。  (三)创新多样的表内外业务  多样的表内外业务将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控制工具。控制利率风险的方法,分为表内结构调整和表外衍生交易两种,在具体实施中要求银行注重综合运用多样表内和表外业务,才能收到实效。例如,银行可要求通过主动负债来调整负债的利率结构,或者通过投资于不同期限和种类的债券及其它金融产品建立投资组合以确定收益水平,或者通过利率远期协议、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交易抵补利率风险。西方商业银行的实践表明,丰富的表内外业务确实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还需突破业务单一的制约。商业银行目前可以开展的业务比较有限。在负债项目下,银行不能发行金融债券和大额定期存单,主动负债能力不强,被动负债居多,银行很难调节负债的期限结构。在资产项目下,银行贷款决策主要是考虑企业资信状况和项目信贷风险,而不是利率风险。同业资金往来和债券投资业务的交易目的在于满足银行经营流动性需要,同时要追求一定资金运用收益。又由于我国目前还不存在金融衍生市场,商业银行根本无法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在目前的国家金融政策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要获得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就更有必要进行业务创新,例如,国债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即将推出。通过远期交易与买断式回购的组合交易,银行可以实现现券卖空、掉期套利、套期等多种创新业务,从而大大降低投资债券的价格风险,并为商业银行未来使用债券管理利率风险提供可能。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化解利率风险现状
提高贷款利率
调整利率敏感资金缺口做利率互换交易调整投资组合久期 等等
文章TAG:银行怎么对利率市场化银行怎么利率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