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设计 > 期刊会议 > 生物教师的教学特点怎么写,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有什么特点

生物教师的教学特点怎么写,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有什么特点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7 08:33:35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有什么特点

增加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凤起精锐
新课改下的说课和以前差不多,基本环节还是那些,说教材、教法、学情、教学过程、重难点的突破等,不过合衣寝不一样的应该是注意:新课改下的新要求:比如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团队意识也即是合作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应该注意一些有创意的适合学生操作的具有小组活动的环节,这样才能体现出最基本的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有什么特点

2,你觉得哪些特点适合做生物学教师的工作

生物教师的特点始终秉承四个原则:以身为本、立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还应该有深厚的教学素养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要给别人一滴水,你自己必需要有长流水。所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是教师应具备的。

你觉得哪些特点适合做生物学教师的工作

3,请简要谈谈新课程高中生物在教学环节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搜

知识点较多,要想融会贯通就必须多看多练,最重要的是回归课本,重要的内容得牢牢记住。
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重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以及情感价值态度观方面的培养。
在高一,生物教,课时少,内容多,重思路,要求高,学生晕,教师急,要学好,需天才。细思量,找原因,新课程,还要改,调内容,是必须,量要减,或后移。求能力,方向对,增实践,加课时。小初中,要配合,内容异,方法同。再不敢,耗时间,死做题,害了人,德体差,智不行。民族运,真教育,有志士,齐努力,上反映,下实行,教育者,身先行。

请简要谈谈新课程高中生物在教学环节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搜

4,生物教学的特点

(1)激发学习动机,是实现生物学教学的前提--兴趣性; (2)掌握概念和理论,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知识性;生物学理论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形成的,而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相互联系的、互为条件的。(3)观察、实验等直观形式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基础--直观性和实验性;(4)应用知识是检验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志--应用性;(5)巩固知识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必要一环--巩固性;(6)加强情感价值观教育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教育性。

5,老师在教学中的优点

教师的教学特点如下:1、充分利用肢体语言组织好课堂良好的课堂组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组织好课堂,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调动其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上课铃声落,教师环顾教室一周,用眼神与每个同学进行无声的交流,肯定已做好准备的同学,提醒没做好准备的尽快做好准备。课堂上讲课的声音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抑扬顿挫,时而降低声音,时而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碰到有小动物或几个人物时,尽可能的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腔调,以此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2、设计新颖有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习欲望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还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每次上课,我都苦思冥想,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等,设计出最恰当、最生动、最吸引人的导入环节。3、教学过程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和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熟记数学中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结论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每节课上我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本堂课的重点话语、概念知识,并补充到课本上。4、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实现课堂有效、高效数学课堂上我一般有五个环节:旧知回顾、导入新知;出示教学目标;新知探究;课堂检测;畅谈收获、全课总结。每个环节过渡语自然巧妙,能承上启下、简洁明了,具有导引性和衔接性。

6,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

生物学科是一门堆砌事实的学问。它不像物理、数学那样强调规则。由一个抽象的规则如公式,就可以做出精确地推理。生物中似乎也有规则,如达尔文进化理论等。但是这样的规则,只可用来解释问题,不能用来推理做出任何精确地结论。这就导致生物学科里任何一个结论都不是由推理所得,而是依靠记忆得来。生物学科里的推理很不严谨,推理而来的任何结论都依赖实验的验证。因此生物学科中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依靠记忆。二、依靠逻辑推理。学生不可能,也不敢,依靠自己的逻辑思考推测得出任何结论。为何不可能依靠逻辑推测得出结论。由于生物学中可供推理的规则并不精确,以致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唯一。故学生不可能也不敢依靠自己的逻辑思考做出任何结论。但是,他们却经常重复老师的推理路径做“推理”。实际上,此时学生按照逻辑思考重复老师的推理规则的思维活动,与其说是推理,不如说是回忆。所以,学生在生物学里依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实际上是依靠记忆得出结论。三、实验。生物学中虽然不能依靠精确的逻辑规则得出必然结论,但可依据不甚精确地规则得出一些或然性的结论。然后,依据实验验证或然性的结论是否正确。这也是所谓的实践检验真理的一个实例。综上,生物学科是一门堆砌事实的学科,不强调很强的逻辑思考。生物学科发展的过程就是,积累相当的事实,并且依据事实作出或然性推理,然后依靠实验验证或然性推理得出的结论(就是所谓假设)的过程。学好生物学科,应该取决于三个方面:事实积累要全面、准确;在事实的基础上,或者依靠逻辑或者依靠直觉,得出或然性结论;设计实验验证或然性结论。此三方面,最容易的恐怕是依靠逻辑或者直觉得出或然性结论。其次是,事实的积累。最难的是,如何设计实验巧妙地验证或然性结论。

7,老师的工作特点是什么

老师的工作环境一般,薪资待遇中等,休息周期比较长。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艰巨性。教师的劳动不只是“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要从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出发,培养人的目的出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不仅教书,而且要育人,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全面性和艰巨性。教师的工作包括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科研工作等。教师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必须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和其他相关的举措知识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学生的特点,钻研和革新教学方法。但是对于带薪休假来说,比大部分职业都长,而且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多发展自身素质和个人爱好。、社会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大家都十分尊敬老师这个行业。
教师的特点如下: 地位不高,高帽子下的辛酸。我们的社会给教师戴上了太多的高帽子,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辛勤的园丁啊。“吐丝的春蚕”和“泪干的蜡烛”实在可怜,吐丝者为人类贡献出了精美的蚕丝,最后却死了,这就是老师的命运?蜡烛为人们贡献了光明,自己却流泪一生,这就是老师的前途?暂且摘下这些美丽的高帽子吧,教师是普通的人,请不要拿少数人的理想去要求大多数人,因为任何一个事业不是少数几个人支撑起来的。否则,高帽子下面就只能是一把辛酸之泪。 工作繁重,不能说出的辛苦。常听有人说,老师做了什么,不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有两个大假期,多么清闲啊!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对老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来备课,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来看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老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老师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这种全天候工作性质,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备的。这种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自己又说不得。因为,你一说累,就会有许多人反驳,农民会说,你能比我们挖土挥汗辛苦?工人会说,你能比我们机器隆隆辛苦?商人会说,你能比我们风险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说,只能埋在心中。

8,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特征

直接定义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概念几乎没有,但相关概念相当多。如raspberry(1993)的“有效教师”(effectiveteacher);donaldrcruickshank等(1999)的“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harveydaniels等的“最佳课堂教学”;kathryncastle(2006)的“自治的教师”(autonomyteacher);robertj.marzano等的“有效课堂”(classroominstructionthatworks)。所有这些说法,几乎都没有对自身的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似乎只是使人意识到“优秀的”、“不错的”、“时髦的”、“主流的”这类含义。实际上,国外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定义,大多是对其特征进行描述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理念特征。kathryncastle(2006)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是否把教学作为教育学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教师自治行动的取向;是否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者的取向等理念[1](p1094)。  二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体素质特征。w.c.bably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10项个性品质:同情心(sympathy);仪表(personalappearance);谈吐(address);诚恳(sincerity);乐观(optimism);热心(enthusiasm);好学(scholarship);活力(physicalvitality);公正(fairness);严谨(reserveanddignity)[2]。donaldrcruickshank,deborahl.bainer,kimk.metcalf(1999)则认为,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人性格特征包括热情、热心、幽默、可信任、对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激励、支持、有条理、灵活、适应性强、博学等方面[3](p299)。  三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stanleyj.zehnand,jeffreya.kottler(1993)从3个方面论述了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1)一名人际关系的专家(arelationshipspecialist)。具有真实的、无偏见的、同情的和乐于接受学生的态度;注意用眼神接触,用人体语言表达的非语言行为;支持性的、显示同情的、用心理解的、关注学生的策略。(2)营造真诚关心的气氛。有效的班级交往规划;促进全体学生有效交往;规范有效交往的实践。(3)一名帮助者(ahelper):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同情学生[4]。  以上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所应该具备的行为特征,但并非就是教师行为有效性本身。
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 1、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
直接定义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概念几乎没有,但相关概念相当多。如raspberry(1993)的“有效教师”(effective teacher);donald r cruickshank等(1999)的“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harvey daniels等的“最佳课堂教学”;kathryn castle (2006)的“自治的教师”(autonomy teacher);robert j.marzano等的“有效课堂”(classroom instruction that works)。所有这些说法,几乎都没有对自身的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似乎只是使人意识到“优秀的”、“不错的”、“时髦的”、“主流的”这类含义。实际上,国外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定义,大多是对其特征进行描述的。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理念特征。kathryn castle (2006)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是否把教学作为教育学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取向;是否把教学作为教师自治行动的取向;是否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者的取向等理念[1](p1094)。   二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体素质特征。w. c. bably认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10项个性品质:同情心(sympathy);仪表(personal appearance);谈吐(address);诚恳(sincerity);乐观(optimism);热心(enthusiasm);好学(scholarship);活力(physical vitality);公正(fairness);严谨(reserve and dignity)[2]。donald r cruickshank, deborah l.bainer, kim k.metcalf(1999)则认为,教学行为有效性的个人性格特征包括热情、热心、幽默、可信任、对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激励、支持、有条理、灵活、适应性强、博学等方面[3](p299)。   三是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stanley j.zehnand, jeffrey a.kottler(1993)从3个方面论述了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教学过程特征:(1)一名人际关系的专家(a relationship specialist)。具有真实的、无偏见的、同情的和乐于接受学生的态度;注意用眼神接触,用人体语言表达的非语言行为;支持性的、显示同情的、用心理解的、关注学生的策略。(2)营造真诚关心的气氛。有效的班级交往规划;促进全体学生有效交往;规范有效交往的实践。(3)一名帮助者(a helper):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同情学生[4]。   以上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所应该具备的行为特征,但并非就是教师行为有效性本身。

9,如何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生物老师

不知不觉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已经半年多了,从一名在校的学生进入社会、站上讲台,其中角色的转变已由起初的不适应渐渐变得习惯了。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有过喜悦,有过迷惘,有过成功,有过挫折,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 首先谈谈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些理解,其中感受较深的一点是师德的问题。一个教师如果对职业的责任感不够,对工作敷衍了事,有些时候也是能蒙混过去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对工作敷衍了事,则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师德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教师是学生之师,要为人师表,就应首先具备人的基本美德,就必须在做人上站得住脚。比如做人应该善良,真诚,正直,应有恻隐之心,同情怜悯生活中的弱者......这些道德都算不上最崇高,但却是做人最基本的。如果自己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具备,又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影响学生?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从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我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说话,那我就首先做到这些。在公众场合言行举止有礼有节;在集体性的活动中,我不和其他教师闲聊,不管学生看到与否,我也要身体力行地做到这些。我首先以一种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用我满腔的热情、勤奋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看到希望。我想师德正是由于内在地包含着做人的基本美德,才放射出人性的光辉。其次,教师是一种职业,师德自然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尽管有着诸多具体规定,但我觉得以下三点是很重要的:敬业,乐业,精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对教育教学业务精益求精,在三尺讲台上演出有声有色的人生戏剧。 接下来谈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想。 首先是教学方面:从当上教师开始,我的心愿就是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我也一直在为这一心愿不懈地努力着。为了上好每节课,我课前总是精心备课,备课不仅是要准备好教学内容,还要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并且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以及课堂有可能出现的突况等等,因此,踏上讲台,我从不感到紧张和迷茫。但是有一次例外,上《调查身边的生物》这节课前,我询问过科组的其他老师是否能出外调查时,大家都说可以。于是我计划带学生在校园的小公园认植物,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在上一节课就准备好了,临上课时,我便与校长打了个招呼。校长告诉我可以出室外调查,但要等安排校行政跟队,确保安全才行。天啊!我带七个班的课,而且领导自己也有课啊!之前从没听说过这回事,可上课时间已快到了,我只好临时改为在课室上课,幸亏我早已准备了大量的生物图片,后来才知道原来去年的一次室外生物课,有学生发生了意外,为此校方才如此谨慎。从这件事我更深地体会到上课前一定要考虑周全,做好准备充分,才能确保课堂顺利的进行。要讲好课,还要实际,搞好调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对于生物科的教学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上,我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采用实验法、讨论法、交谈法、实物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兼顾到各层次的学生,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我想当学生喜欢我、 认可我时,我相信他也会渐渐地喜欢上我的课。但是,与其他老师组织教学的有条不紊、游刃有余相比,我实实在在感到了差距。因此在课余,我经常与一些老教师和科组的老师聚在一起,他们从来不摆老教师的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和口气与我交流,并且经常鼓励我,帮助我,正因此,初为人师的我在内心里感到踏实了许多,我想以后也决不会在教学的路途中迷失方向。 其次是课堂的组织方面。高效率的课堂组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堂组织不好,将直接影响教学。记得刚到校时,学校许校长便对我说:&uot;对学生一定要从严管理,先紧后松,否则你的课堂将无法进行。&uot;还有一些好心的教师不时地提醒我:&uot;对学生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uot;&uot;一开始就要给学生一个下马威,树立起威信,否则他们会欺负你的。&uot;于是我暗暗记在心里,在开学第一天便与学生约法三章,果然他们上课都不敢轻举妄动。可当我开始适应新工作时,学生也已经熟悉学校、了解老师的特点与弱点,开始调皮起来了。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如上课说活、睡觉、吃零食、做其他科的作业等等。而这些行为总是较多地发生在个别几个学生身上,并且在其他科的课堂上也时常发生,面对这些,我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当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小的问题行为时,我会有意避开,然后对其它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来激励这些学生改正缺点。当学生学习注意分散、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我就故意停顿或转换话题或边讲边走近学生座位给等方式予以暗示。对那些产生消极课堂行为、并且行为已对课堂教学造成影响、又不能接受教师暗示提醒的学生,我通过重申纪律,说明违纪的危害,或直接点名批评,甚至是惩罚等方式,来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但是我决不会让学生下不了台,我觉得让学生下不了台,自己也下不了台了。 下面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经历谈谈初中生物教师如何顺应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尽量用一些常见的、普通的物品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技巧地将学生引导成为探究性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生物作为初中阶段起始学科,学生对对其理解甚少,无论对教学内容还是对教师都有一种新鲜感、一种渴求心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生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一优点,抓住学生的新鲜感、渴求欲,创造条件逐渐提高他们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一定要着力组织学生、激励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得到发现,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主体作用得以体现。 (2)教师要精心设置课堂问题,创设情景,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因为学生在符合他们这种青少年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兴趣浓,动机强烈,情绪高,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高,而“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活动实践中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作为自然科学,其中有许多的问题,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从不同的途径质疑,把学生引导到课堂学习氛围中来。当然,教师要充分把握材料,从整节教学内容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学习目标和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在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中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教师要尽自己所能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型活动,促进“探究性学习”的深入。探究性学习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究为目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去想,去做,去表达等,这要比直接从教材上去收集答案 更有意义。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多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实地标本观察、模型、增设实验、观点辩论、信息交流展示等等。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4)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指导和监督他们怎样问题,解决问题等。可以这么说探究性学习的成功与否在于老师,在于老师是否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特征和有探究的意识,同时使之有机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优秀的教师。
搜一下:如何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生物老师

10,怎样对生物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与提高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利用教材、教案和粉笔等为教学资源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信息化,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选用的教学资源大大增加。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显著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就是教师对课堂信息的整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导用书、实物、挂图、模型、多媒体、网络技术等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使用的教学资源。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这些教学资源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实施高效教学呢?1、优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投影、录像、录音、计算机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用多媒体教学有如放电影一样,一闪即过,知识点没有特别突出,学生对知识的遗忘较快。而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没有学生思想的形成过程。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思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些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很好。比如:“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的发现”、“渗透作用原理”、“生长素的发现”、“被子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蛙胚的发育”、“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细胞工程”等,由于这些内容具有抽象、过程连续的特点,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教材中的固定图象和分段介绍转化为屏幕上活动的连续过程。相反,有些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不会很好。比如:“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DNA的结构”、“遗传的基本规律”等,由于这些内容大多是以文字叙述为主,要靠学生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不会很好。那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怎样优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1.1、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使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对学习生物知识的向往,并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快乐,是生物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目标。借助多媒体形、声、色的动态感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基因的表达”一节时,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父母与子女相似的长相,两只小花猫相似的外貌等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外貌相似的现象呢?”正当学生疑惑不解时,引出课题“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这样借助多媒体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1.2、在揭示抽象概念时使用多媒体。对于某些生物学概念,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文字来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搭桥铺路,降低思维难度,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时运用“MacromediaFlashMX”软件播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将教材中的固定图象和分散的知识转化为屏幕上活动的连续过程。这有助于学生从知识的整体性上去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3、在知识点多、知识量大时使用多媒体在进行高三生物专题复习时,由于一个专题的知识点很多而且分散,为了将分散于各章的有关知识有机联系在一个专题内,此时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使分散的多个知识点在学生大脑里形成一个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能把多媒体当成知识“灌输”的工具。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手段、方法的统一,多媒体应服务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务于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大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其次,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课堂中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有的教学内容还需要学生动口、动手,进行探索和讨论。因此对于多媒体课件,需要设计得富有交互性。从而使多媒体不仅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也能成为学生自学的工具。最后,要坚持“亮剑”原则。多媒体的使用应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用于其他教学资源无法替代的地方。该用时则用,不该用时坚决不用,这样才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果在什么地方都用多媒体,甚至为了用多媒体而去用多媒体,就成了滥用。不但发挥不了它的优势,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2、优化“直观教具”资源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合理、有效地使用演示实验、模型、实物、挂图等一些直观教具,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去优化这些“直观教具”资源呢?首先,要以教材为依据,合理选用“直观教具”。例如在教学“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时,教材中给出了“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那么教师是选用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挂图作为教学资源呢?或是在课堂上进行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教学?哪一个教学资源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此时就应以教材为依据来选择教学资源。又例如在教学《DNA分子的结构》时,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资源有:DNA分子结构挂图、DNA分子结构模型。教师怎样选择呢?如果只用DNA分子结构挂图教学,那么学生观察到的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难以构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知识。如果只用DNA分子结构模型教学,那么学生观察到的是DNA分子的立体结构,对识别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造成困难。因此把DNA分子结构挂图和DNA分子结构模型都用作教学资源,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要以“美观”为原则,选用“直观教具”资源。“爱美之心,人间有之”,一幅美观的挂图,一个美观的模型,能使学生百看不厌。一幅纸张陈旧发黄、黑色线条的《植物细胞平面结构图》与一幅崭新、彩色线条的《植物细胞平面结构图》应用于教学,哪一个效果好呢?不容质疑,是后者。可见“直观教具”外在的颜色、线条、文字、结构等决定其美观度。选择美观的“直观教具”资源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要注意形成高潮氛围,避免平平淡淡地使用。为此,教师可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配合使用直观教具。3、优化“教辅”“教参”资源“教学参考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来说,对于教材的把握还不是那么准确,理解不是那么透彻,甚至是上课的一些具体环节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学参考书,可以使他们比较迅速地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注意事项。即使是老教师,也有必要细读参考书。教师如果没有事先研读参考书,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可能存在片面性,极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遗漏,或者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找不准教学的难点,造成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教师东拉西扯地讲,学生不着边际地听,课堂教学效率也就难以提高。同样,教师上课的思路,不能被教参局限,也不能在课堂上把教参上所有的东西照本宣科地读给学生。因为教参上的内容也未必完全正确,或者说未必完全符合学生实际。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运用具备一定的经验之后,就不应该再死抱着参考书不放,而要试着独立地研究教材,也只有独立研究教材,才能真正把课上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辅导用书”是又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一般分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两种。那么教师如何使用“教学辅导用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首先,要选用优质、正版的“教学辅导用书”。特别是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辅导用书”,具体一点就是知识点解析正确、作业安排有层次、作业量合理、题型布局科学。其次,要像使用“教学参考书”一样,要仔细研读,同时又不能局限于“教学辅导用书”,要根据学生认知实际来使用“教学辅导用书”。最后,使用“教学辅导用书”要以教材为依据。例如教师在教学“自由组合规律”时,就应该先让学生解决教材后面的复习题,然后再有选择地完成所选用的“教学辅导用书”相应练习题。4、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应遵循的原则根据长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应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只是教学手段,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目的。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导用书、实物、挂图、模型、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教学资源的优化使用,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应结合“学情”特点,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学情”是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的前提。任何教学资源的使用必需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最后,应遵循“直观教具”优先的原则。在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导用书、实物、挂图、模型、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这些教学资源中,教师、教材、学生是首要的教学因素。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其他的教学资源,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事物先建立感性认识。因此在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时应遵循“直观教具”优先的原则。教师应首先考虑使用“直观教具”,如果没有“直观教具”可用,再选用其他教学资源。总之,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需对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辅导用书、实物、挂图、模型、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教学资源的使用进行优化。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只是是手段,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目的。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就是教师对课堂信息的整合,是信息化背景下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有效的开展高中生物教学评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对生物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日益起到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追求的目标是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最优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促进教师的良好发展。因此,对高中生物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评价应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科组长、同事、学生共同参与的制度,用评价代替以往评比的做法,笔者结合新课程实施三年多来的研究和积累,谈谈对高中生物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的一些看法。1 对高中生物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的基本要求对高中生物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往往是同行们一次有意义的教研活动、是交流学术观点和教学经验的活动。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促进自身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收获,因此,要明确对生物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的基本要求,才能提高评价的有效性。1.1 明确评价的目标与标准。即应明确评价的目标和制定一个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1.2 强调客观性。即评价过程中应强调实事求是,按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切忌带个人感情色彩进行评价,才能实现评价追求的目标和起到评价应有的作用。1.3 符合科学性。即评价标准的制定应符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课堂教学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认知实际。1.4 注意全面性。一方面要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个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细致的分析和评价;一方面收集信息的来源要全面、细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学生有着直接的感受,因此,在评价时除了领导、老师的意见外,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反馈信息也是十分重要的。1.5 注意横向比较评价和纵向比较评价相结合。横向比较评价,是对教师已达到的水平进行评价,此时应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教学设备、场地等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纵向比较评价,是将教师现有水平与过去比较进行评价,以促进教师的发展和进步。2 对高中生物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的要素新课程的实施对高中生物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能否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很大程度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对生物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除了按以往评价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语言、教态等要素外,应注重以下几个要素:2.1 三维目标的实现能否让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首要因素。三维目标是新课程实施的精髓和关键,其实现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但应渗透到每个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2.2 分清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是评价的一大要素。只有当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才会“授生以渔”,才会想方设法引导、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在体验、探究中获取和构建知识,并由此积累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2.3 注重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发展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也是评价的一大要素。例如,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不同学生的意见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跳一跳,够的到”的氛围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在学生实验中,应为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实验,让他们分工合作、交流探讨,这样既能节省时间,也能使学生在不同分工中获得满足,既而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2.4 对教材的处理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和载体,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策略,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教材又仅仅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利用教材的同时,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网络、电视、报纸、乡土等资源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因此教师能否创造性的处理教材也是评价的一大要素。3 高中生物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制定一个高中生物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年级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系项目及内容标准应详略得当。过于简略,则会降低评价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作用;过于详细、复杂,则又会失之烦琐。笔者结合这三年来在公开课、观摩课中的互听互评和我校生物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的评价体系:评价项目评价内容项目评语1.教学目标的评价①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②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③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切实可行④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2.教学内容的评价①教学内容是否重点正确、突出,难点正确、突破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是否符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的设定③相关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表述、论证和相关事实是否正确④教学内容是否联系实际,既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又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⑤教学内容中的实验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创设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为教学服务⑥教学内容是否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既能注意学生知识的承上启下,又能按由易入难、由低到高等梯度编排和设计⑦是否通过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和规律化⑧预定的教学内容能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3.学生活动及学习方式评价①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是否明确、重点是否掌握、难点是否突破②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性、主动性、准确性如何③学生独立、自主提出问题或不同见解的积极性如何④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并与他人合作、交流⑤学生针对问题、实验现象、结论、规律等的分析、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⑥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锻炼,学习、探究能力是否得到提高4.教师教法和手段的评价①是否能依教学内容及三维目标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认知等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优选和最优结合②是否能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③是否能通过语言、实验、生物史实、现实生活等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④是否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并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⑤是否通过多媒体、创设实验等手段辅助教学,效果如何⑥是否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见解、积极探讨并给予适当的评价5.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评价①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否通畅、教师是否能及时掌握学生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②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关系是否融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明确③教师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是否得当④课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⑤设计的问题、练习、作业等是否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6.教学语言、教态的评价①教学语言是否清晰、简练、准确、生动有趣、条理分明、逻辑严密②是否能运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教学③语速是否适中、语调是否抑扬顿挫④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端庄大方7.学生的评价①学生听完本节课的收获、体会②学生对本节课教师教学的评价注:本项目内容待下课后向学生了解、收集信息8.总评语总之,教师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关键,因此对高中生物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应重在促进教师的发展。因此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对于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新课程顺利实施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文章TAG:生物教师的教学特点怎么写生物生物教师教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