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作文 > 城市水污染是怎么解决,如何治理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是怎么解决,如何治理水污染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7-05 17:20:37 编辑:八论文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治理水污染

Q-Q想凭个人之力解决?其实,我觉得政府措施以及民众意识最要其次就是水环境整治规划,控制源头,污水厂治理工艺,---------------------------1、减少耗水量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3、产业结构调整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5、开发新水源 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 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实行定额用水,并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
1、减少耗水量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3、产业结构调整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5、开发新水源
预防是根本;再就是最直接的办法,建造污水处理厂。

如何治理水污染

2,如何治理城市污水

城市污水处理是指为改变污水性质,使其对环境水域不产生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城市污水处理一般分为三级:一级处理,系应用物理处理法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和寄生虫卵;二级处理,系应用生物处理法将污水中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三级处理,系应用化学沉淀法、生物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等,去除污水中的磷、氮、难降解的有机物、无机盐等。至于采取哪级处理比较合理,应视对最终排出物的处理要求而定。
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理系统。
目前考虑到环保,治理水环境一般选用安全环保的方法:生物技术。邦源环保采用了综合治理水环境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水体具体情况将物理方法、生物技术、生态手段等有效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问题,改善水质,修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最终打造健康水环境。

如何治理城市污水

3,如何解决水污染

水污染是些有害的物质(如:农药、化肥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进入水体,超过其自净能力,引起天然水体的物理上、化学上的变化 水源污染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自然污染:因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 二是人为的污染,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后一种是比较严重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水源的污染源主要有七种:即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性营养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盐污染和有机物与重金属污染等 造成我国水污染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自1985年以来,我国废水年排放总量一直维持在350亿-400亿t左右,1997年废水排放量达到最高值416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7亿t,市政污水排放量189亿t。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达1757万t,其中工业废水COD排放量1073万t,市政污水COD排放量684万t。但我国的废水处理率一直很低,城市污水处理率一直小于15%,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也在70%以下,大部分废水未经任何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到江河湖泊等受纳水体。 自19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以8%-11%的高速率增长,预计21世纪的头20年内我国经济增长仍将以6%-9%的高、中速率稳定发展。这种发展执着与水安全保障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如何解决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如何解决水污染

4,城市下水道的污水是怎么处理的呢

城市的污水都是经由城市下水道统一收集之后输送到抓们的污水处理工厂进行净化处理。库水处理厂收集下水道流入的污水,通过一些复杂的处理工艺,一般分为化学手段、物理手段、物理化学法及生化手段。1、物理法:沉淀法、过滤、隔油、气浮、离心分离、磁力分离。2、化学法:混凝沉淀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3、物理化学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吹脱、汽提。4、生物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经过工序处理完的污水依旧不满足饮用水的标准,他们会做为景观绿化用水、洗车用水,河流用水、沿线农田灌溉和工业回用等等,现在很多新建小区的住宅,也都采用这种再生水作为每家每户的厕所用水。扩展资料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和纯溶液。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水土流失;矿山污水。据中国水网发布的“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12)”统计,中国采用国家标准一级A和一级B的污水处理厂占80%以上。这意味着,80%多的污水经处理后仍然是劣5类污水。业内人士称,污水都白处理了。污水处理行业由于投资大,回收期长等特点,长期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经营机制较为固化。由于“偏爱”传统技术,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八成污水处理量也只达到二级标准。而即使根据去年颁布的《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2015年末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须提升至一级B以上标准,其排出的污水仍然会造成大量污染。而亦步亦趋的提标改造也将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
基本处理污水处理程序的最初阶段,透过隔筛和隔滤从污水中除去体积较大的固体物质,例如纸张、棉花棒、塑料,以及较重的粒子,例如砂、砾石、灰末、玻璃等。 污水处理:一级处理透过隔筛和沉淀程序,从污水中除去固体废物和悬浮固体。一般来说,一级处理程序可除去30%至40%的生化需氧量和55%至65%的悬浮固体。 污水处理:化学辅助一级处理 在沉淀过程中加入化学品例如氯化铁,以助除去更多悬浮固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水处理程序。昂船洲污水处理厂的化学辅助一级处理程序可从污水中除去约70%的生化需氧量和80%的悬浮固体。 污水处理:二级处理 以生物处理程序净化已经作一级处理的污水,以摄取溶解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进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悬浮固体。一般来说,这个程序可除去约80%的生化需氧量和90%的悬浮固体。 污水处理:三级处理 最高水平的污水处理程序,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原理,以期除去污水中的营养物和任何余下的悬浮固体。
城市下水道的污水是收集后在污水处理厂处理的。  城市下水道的污水会通过专门的排污管道、排污泵站等辅助设施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再进行处理。  污(废)水,因含污染物总量或浓度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或不符合环境容量要求,从而降低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目标,必需经过人工强化处理。这个人工强化处理的场所就叫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城市管道。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是有各种常用的或特殊的水处理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包括各种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费用最省。设计时必须贯彻当前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和政策。因此,从处理深度上,污水处理厂可能是一级、二级、三级或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设计包括各种不同处理的构筑物,附属建筑物,管道的平面和高程设计并进行道路、绿化、管道综合、厂区给排水、污泥处置及处理系统管理自动化等设计,以保证污水处理厂达到处理效果稳定,满足设计要求,运行管理方便,技术先进,投资运行费用省等各种要求。
在污水处理厂经过物理化学 和 生物化学等多种办法处理。
城市下水道的污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合格后排放

5,对于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膜法、电解法、吸附法、化学沉淀法和活性污泥法。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污水水体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有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没备和生物流化床等。2、电解法在电解质溶液中通以直流电流,产生正负离子的迁移,正离子移向阴极,负离子移向阳极,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正离子在阴极被还原并沉积在阴极板上。这是电解的基本过程。因此,电解是一种借助电流作用而实现化学反应的过程,也是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3、吸附法吸附法由于具有多样性、高效、易于处理,可重复利用,而且可以实现低成本而最受重视。活性炭是现在用得最广泛的吸附剂,主要用来吸附有机物,也可以用来吸附重金属,但价格比较昂贵。壳聚糖作为一种生物吸附剂,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吸附重金属阳离子和有害阴离子。4、化学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通过改变污染物的性质降低其危害性或有使污染物的分离除去。包括向各类废水中投加各类絮凝剂,使之与水中的污染物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析出沉淀,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化学沉淀法。5、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https://baike.sogou.com/v259194.htm?fromTitle=%E6%B0%B4%E6%B1%A1%E6%9F%93
1、生物法 水污染的治理包括内环境治理和外环境治理。 ...2、物理法(纤维素基吸附法) 物理法处理水污染有许多种方法,主要包括膜工程法,吸...3、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通过改变污染物的性质降低其危害性或有利于污染 物水污染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1、废水处理基本方法废水处理的目的就是对废水中的污染物以某种方法分离出来,或者将其分解转化为无害稳定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一般要达到防止毒物和病菌的传染;避免有异嗅和恶感的可见物,以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废水处理相当复杂,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废水的水质和数量,排放到的接纳水体或水的用途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残渣的处理利用和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絮凝剂的回收利用等。物理法: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组成、状态及对水质的要求。一般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淀法除去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颗粒的同时回收这些颗粒物;浮选法(或气浮法)可除去乳状油滴或相对密度近于1的悬浮物;过滤法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蒸发法用于浓缩废水中不挥发性的可溶性物质等。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体物质,例如,中和法用于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类、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用来除去废水中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杀灭天然水体中的病原菌等。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例如,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用来处理生活污水或有机生产废水,使有机物转化降解成无机盐而得到净化。以上方法各有其适应范围,必须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往往很难用一种方法就能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一种废水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处理,首先是根据废水的水质和水量、水排放时对水的要求、废物回收的经济价值、处理方法的特点等,然后通过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试验,并按照废水排放的指标、地区的情况和技术可行性而确定。2、城市污水的处理城市污水成分的99.9%是水,固体物质仅占0.03~0.06%左右。城市污水的生化需氧量(BOD5)一般在75~300mg/L。根据对污水的不同净化要求,废水处理的步骤可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3366230一级处理可由筛滤、重力沉淀和浮选等方法串联组成,除去废水中大部分粒径在100μm以上的大颗粒物质。筛滤可除去较大物质;重力沉淀可除去无机粗粒和比重略大于1的有凝集性的有机颗粒;浮选可除去比重小于1的颗粒物(油类等)。废水经过处理后,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二级处理:二级处理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生物法主要除去一级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絮凝法主要是除去一级处理后废水中无机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或低浓度的有机物。絮凝法常用到的絮凝剂有:硫酸钴、明矾、硫酸亚铁、硫酸铁、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无机凝集剂和有机聚合物凝集剂。凝集剂的选择和用量要根据不同废水的性质、浓度、pH值、温度等具体条件而定。选择的原则是去除效率高、用量少、方便易得、价格便宜、絮凝物沉降快、体积小。容易与水分离等。[[left]][[image1]][[/left]]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通过构筑物中微生物的作用,把废水中可生化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以达到净化的目的。同时,微生物又可用废水中有机物合成自身,使净化得以持续进行。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处理两大类。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情况下,借好氧或兼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目前生产上主要用好气生物处理,包括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两种。好气生物处理中废水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CO2、H2O、NO3-、NH3等。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废水,一般能达到农灌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但是水中还存留一定的悬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并含有病毒和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仍然可能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三级处理:污水的处理目的是为了控制营养化或达到使废水能够重新回用。所采用的技术通常分为上述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三大类。如曝气、吸附、化学凝聚和沉淀、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氯消毒等。但所需费用较高,必须因地制宜,视具体情况确定。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近代水质控制的重点,初期着眼于预防传染疾病的流行,后来转移到需氧污染物的控制,目前又发展到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处理及废水净化回收重复利用方面来,做到废水资源化。某些专门的工业废水按要求需进行单项治理,如含酚废水、含氰废水,含油废水及各种有毒重金属废水等,以防止对天然水体造成污染。

6,水污染应如何解决

针对水污染,主要措施有:加强对地下水的水质检测、预防农业污染、预防工业污染、预防生活污染、采用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1、加强对地下水的水质检测在进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是哪里的水质受到了污染,又是被哪些物质所影响产生的污染问题,从而才能制定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水质检测系统,对地下水进行实时的、合理的、科学检测,分析各地区地下水的具体情况。同时根据水质情况进行对地下水的动态检测预警,进行水质污染程度的划分,对容易产生污染问题的区域进行重点检测。2、预防农业污染由于地下水水污染的特点,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治理,需要从污染的源头入手做好污染的预防工作。在对于农业活动的污染预防当中,首先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减少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对农民的种植观念进行改变,宣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推进无污染、无添加的无公害农业生产种植,结合农作物以及当地种植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种植规划,适当地使用肥料以及农药,减少化学物品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从而有效地预防农业污染。3、预防工业污染对工业污染的预防,重点在于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合理的处理,可以通过对工业园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尽量远离生活用水的上游区域,同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废渣、废水进行分类处理,以减少各类工业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支持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物排放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另外,需要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工业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促进我国工业企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生产发展方式转变。4、预防生活污染对于生活污染的预防,根据具体的城镇、乡村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比如当下比较流行的垃圾分类。通过对垃圾的分类,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一方面有利于资源的再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对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对于生活污水则需要对地下管道进行定期的检修,避免排污系统泄露从而渗入到地下水之中造成污染问题。5、采用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当发现地下水受到污染时,在治理过程中需要综合应用各种先进的治理技术,对水质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其中,最常见的治理技术有以下几种方式:①采用过滤分离技术,其中包括粗料处理方式,通过利用格栅、筛网等对遭受污染的地下水中的悬浮物质进行过滤;或是粒状材料过滤的方式,将污水中的几十微米以及胶体级别的污染物质进行过滤;最后通过膜滤进行过滤处理,利用压力差和电力差,对污水进行过滤。②采用重力分离处理技术,由于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的密度比水中的密度大,可以采用沉砂池和沉淀池对污染物质进行处理,沉砂池主要用于对无机固定的沉淀,而沉淀池主要是对有机固定为主的沉淀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对污水进行处理。
水污染防治 15.1.1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对策 水污染综合防治是指从整体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对水环境污染进行防治。实施水污染综合防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并且表现为两种:其一是资源型缺水,其二是水质型缺水。长期以来以点源治理为基础的排污口净化处理,不能有效地解决水污染问题,必须从区域和水系的整体出发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水污染,解决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1)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水污染治理相结合 从“人类枣环境”系统的关系和“经济枣环境”系统的关系来看,人类的发展活动、特别是经济再生产过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类生态系统中水循环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水循环,另外一个是社会用水循环(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在水循环过程中要保证安全用水界限,并尽可能不降低水的质量,就只有对经济再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要调整工业结构和改善工业布局,以及推行清洁生产等。当前调控手段和方法还很难做到完全不产生污染、不排放污染物,所以还需要有污染治理措施,两者相结合。 2) 合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与人为措施相结合 排海工程、排江工程、优化排污口的分布都是合理利用水环境自净能力的措施。但要从整体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土地处理系统、排江、排海工程、一级和二级污水处理、氧化塘等各种措施要优化组合。 3) 污染源分散治理与区域污染集中控制相结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必须由污染源分散治理达标排放,对于小型工业企业可以采取污染治理社会化的方法来解决。对于其他的污染物应当以集中控制为主,提高污染治理效益,将两者结合起来。 4) 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 利用生物治理技术,设计合理的工业链和合理的工业用水循环等都是有效的生态工程。但要与环境工程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5) 技术措施要与管理措施相结合 在规划、评价的基础上选定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盲目性;技术方案实施后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使技术措施正常运行,获得良好的效益。 (2)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 我国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如下: 1) 对水环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 水环境功能分区是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依据。根据水环境的现行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源保护和水污染控制的依据。例如,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水域按功能分为五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主要是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以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以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按功能区控制污染,保护水资源。首先,按照水域功能划定保护级别,提出控制水污染的要求。例如:对特别保护水域,是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的Ⅰ、Ⅱ类水域,不得新建排污口,现有的排污单位由地方环境部门从严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其次,按照功能区实行总量控制。所谓总量控制是指为了保持某环境功能区的环境目标值,所能容许的某种污染最大排放量。所以,水环境功能区划是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的依据。 2) 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内容和制定工作步骤如下: 在水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分析确定水环境的主要问题。 划分谁污染控制单元。根据水环境问题分析结论,考虑行政区划、水域特征、污染源分布特点,将污染源所在区域与受纳水域划分为一个水污染控制单元。 提出环境目标,进行可达行论证。环境目标要由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各分项具体目标。 确定取样污染物消减量,以及消减比例分配方案。 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 实施规划的支持和保证。包括:资金来源分析、年度计划的制定、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建议方案,以及必要的技术支持等。 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必须坚持下列的几项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核心,着力于全过程控制。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消除在经济再生产过程中。 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坚持综合整治的原则。对规划方案要进行系统的分析,达到整体优化。 3) 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对主要污染源逐步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过渡 在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体制,遵循下列5点要求: 从实际出发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当排放污染物的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难以确定时,可以根据国家环保局1995年12月提出的总量控制方案所确定的原则,以1995年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为一个目标总量,按所在地区的实际技术经济水平,确定消减比例,分配到主要污染源。 选好发证对象。发放许可证的对象主要是本地区的污染大户,一个城市抓十几户或者几十户即可。要经过污染源调查评价,选好控制重点。 控制污水总量,因地制宜进行计量。 强化发证后的环境监督管理。 重视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水平。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先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但也应当注意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排污指标有偿转让、排污权交易等。 4) 加强乡镇企业的水污染综合防治 我国乡镇企业分布广、与农业生态系统交错在一起,对耕地和河流的支流(或者河网)已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尽快进行综合治理。其防治对策如下: 首先,按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使污染型企业所占比例下降到15%以下,取缔“十五小”企业。 其次,乡镇企业要合理布局,与农业生态系统组合成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 其三,对现有乡镇企业污染源要严加控制。

7,水污染应如何解决

针对水污染,主要措施有:加强对地下水的水质检测、预防农业污染、预防工业污染、预防生活污染、采用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1、加强对地下水的水质检测在进行地下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是哪里的水质受到了污染,又是被哪些物质所影响产生的污染问题,从而才能制定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水质检测系统,对地下水进行实时的、合理的、科学检测,分析各地区地下水的具体情况。同时根据水质情况进行对地下水的动态检测预警,进行水质污染程度的划分,对容易产生污染问题的区域进行重点检测。2、预防农业污染由于地下水水污染的特点,对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治理,需要从污染的源头入手做好污染的预防工作。在对于农业活动的污染预防当中,首先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减少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对农民的种植观念进行改变,宣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推进无污染、无添加的无公害农业生产种植,结合农作物以及当地种植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种植规划,适当地使用肥料以及农药,减少化学物品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从而有效地预防农业污染。3、预防工业污染对工业污染的预防,重点在于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合理的处理,可以通过对工业园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尽量远离生活用水的上游区域,同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废渣、废水进行分类处理,以减少各类工业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支持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物排放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另外,需要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传统工业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促进我国工业企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生产发展方式转变。4、预防生活污染对于生活污染的预防,根据具体的城镇、乡村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比如当下比较流行的垃圾分类。通过对垃圾的分类,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一方面有利于资源的再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对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对于生活污水则需要对地下管道进行定期的检修,避免排污系统泄露从而渗入到地下水之中造成污染问题。5、采用先进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当发现地下水受到污染时,在治理过程中需要综合应用各种先进的治理技术,对水质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其中,最常见的治理技术有以下几种方式:①采用过滤分离技术,其中包括粗料处理方式,通过利用格栅、筛网等对遭受污染的地下水中的悬浮物质进行过滤;或是粒状材料过滤的方式,将污水中的几十微米以及胶体级别的污染物质进行过滤;最后通过膜滤进行过滤处理,利用压力差和电力差,对污水进行过滤。②采用重力分离处理技术,由于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的密度比水中的密度大,可以采用沉砂池和沉淀池对污染物质进行处理,沉砂池主要用于对无机固定的沉淀,而沉淀池主要是对有机固定为主的沉淀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对污水进行处理。
水污染防治 15.1.1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对策 水污染综合防治是指从整体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对水环境污染进行防治。实施水污染综合防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并且表现为两种:其一是资源型缺水,其二是水质型缺水。长期以来以点源治理为基础的排污口净化处理,不能有效地解决水污染问题,必须从区域和水系的整体出发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水污染,解决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1)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水污染治理相结合 从“人类枣环境”系统的关系和“经济枣环境”系统的关系来看,人类的发展活动、特别是经济再生产过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类生态系统中水循环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水循环,另外一个是社会用水循环(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在水循环过程中要保证安全用水界限,并尽可能不降低水的质量,就只有对经济再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要调整工业结构和改善工业布局,以及推行清洁生产等。当前调控手段和方法还很难做到完全不产生污染、不排放污染物,所以还需要有污染治理措施,两者相结合。 2) 合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与人为措施相结合 排海工程、排江工程、优化排污口的分布都是合理利用水环境自净能力的措施。但要从整体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土地处理系统、排江、排海工程、一级和二级污水处理、氧化塘等各种措施要优化组合。 3) 污染源分散治理与区域污染集中控制相结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必须由污染源分散治理达标排放,对于小型工业企业可以采取污染治理社会化的方法来解决。对于其他的污染物应当以集中控制为主,提高污染治理效益,将两者结合起来。 4) 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 利用生物治理技术,设计合理的工业链和合理的工业用水循环等都是有效的生态工程。但要与环境工程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5) 技术措施要与管理措施相结合 在规划、评价的基础上选定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盲目性;技术方案实施后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使技术措施正常运行,获得良好的效益。 (2)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 我国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如下: 1) 对水环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 水环境功能分区是进行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依据。根据水环境的现行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水源保护和水污染控制的依据。例如,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水域按功能分为五类: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主要是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以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以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按功能区控制污染,保护水资源。首先,按照水域功能划定保护级别,提出控制水污染的要求。例如:对特别保护水域,是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的Ⅰ、Ⅱ类水域,不得新建排污口,现有的排污单位由地方环境部门从严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其次,按照功能区实行总量控制。所谓总量控制是指为了保持某环境功能区的环境目标值,所能容许的某种污染最大排放量。所以,水环境功能区划是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的依据。 2) 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内容和制定工作步骤如下: 在水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分析确定水环境的主要问题。 划分谁污染控制单元。根据水环境问题分析结论,考虑行政区划、水域特征、污染源分布特点,将污染源所在区域与受纳水域划分为一个水污染控制单元。 提出环境目标,进行可达行论证。环境目标要由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各分项具体目标。 确定取样污染物消减量,以及消减比例分配方案。 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 实施规划的支持和保证。包括:资金来源分析、年度计划的制定、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建议方案,以及必要的技术支持等。 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必须坚持下列的几项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核心,着力于全过程控制。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消除在经济再生产过程中。 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坚持综合整治的原则。对规划方案要进行系统的分析,达到整体优化。 3) 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对主要污染源逐步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过渡 在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体制,遵循下列5点要求: 从实际出发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当排放污染物的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难以确定时,可以根据国家环保局1995年12月提出的总量控制方案所确定的原则,以1995年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作为一个目标总量,按所在地区的实际技术经济水平,确定消减比例,分配到主要污染源。 选好发证对象。发放许可证的对象主要是本地区的污染大户,一个城市抓十几户或者几十户即可。要经过污染源调查评价,选好控制重点。 控制污水总量,因地制宜进行计量。 强化发证后的环境监督管理。 重视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水平。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先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但也应当注意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排污指标有偿转让、排污权交易等。 4) 加强乡镇企业的水污染综合防治 我国乡镇企业分布广、与农业生态系统交错在一起,对耕地和河流的支流(或者河网)已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尽快进行综合治理。其防治对策如下: 首先,按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使污染型企业所占比例下降到15%以下,取缔“十五小”企业。 其次,乡镇企业要合理布局,与农业生态系统组合成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 其三,对现有乡镇企业污染源要严加控制。
文章TAG:城市水污染是怎么解决城市水污染污染

最近更新